炒股配资平台官网
凹糟馆
尝鲜餐厅|和谐世纪
傲客自费试吃第1189家 尝鲜评级通过第625家
昆明习惯把苍蝇馆子称作“凹糟馆”——“以方言戏谑环境,实则暗赞美味。”
因此对凹糟馆的判断,我以为至少要符合以下几点:
1.首先位置要藏在七拐八绕的小巷里,找到它得问三轮路人,骂十次导航;
2.桌椅也不能太新,起码是红色的塑料凳,或者已经瘸了一条腿、吱呀作响的矮木凳;
3.没什么环境可言,甚至地板还有点打滑。
只是没想到眼前这家名字就叫“凹糟馆”的店,竟只符合了最后一条。
01.
“隐于陋巷、味道至上”
名叫“凹糟馆”,但是门头又大又新,立在小区的拐角,环境一点都不凹糟;冰柜里水灵蔬菜码得齐整,是云南炒菜馆子的标配。
照顾到我这种不会传统点菜方式的菜鸟,墙上也挂了招牌菜品推荐。正仰头看着挂牌,听见后厨“轰”一声爆响,辣椒香混着热浪冲出隔断的帘子,辣香混着锅气直往鼻孔里钻。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尽管桌椅都崭新,地板还是铺着一层薄薄的油光,一不小心就脚底打滑。于是远离战场躲去凉快的外摆小桌。
就随意摆在路边,小区里的居民出来散步,被香得走不动道;快饿晕了…… 邻桌大叔就着空盘扒净最后一粒饭时,我们的黄膘牛肉爆黄喉终于上桌。
02.
“家常小炒、锅气满满”
二十分钟等得茶壶见底,端上来却值回票价。扒拉开铺面的红色干椒被子,牛油裹着带膘肉片、黄喉蜷成脆生生的圈。
筷子夹起肉和黄喉各一片,摁进热腾腾的米饭坑里,牛油瞬间渗透米粒缝隙。
扒拉进嘴的刹那,黄喉“咯吱”脆响炸开,一点都不老!很有锅气!花椒粒嵌在肉缝里暗藏杀机,可以就着麻辣咸香下半碗饭。
耙鸡脚也是云南吃席餐桌上的常客,受到不分男女老幼的喜欢,筋骨的劲道,鸡皮的Q弹爽滑,耙软却胶质紧实,即使是没牙的老头老太也可轻易降服,嗦到两手都变得粘腻还不肯罢手。
鸡爪在红汤里炖得魂形分离,筷子轻夹骨头一嗦,皮肉“噗溜”滑进喉,真的一抿脱骨,“耙”字写在脑门上!浓郁的汤汁混着小米辣和蒜粒,黏得上下唇打架。
菜一次就上齐全,明显是新鲜现炒,挖起一勺老奶洋芋,还在呼呼冒着热气。
云南人都懂老奶洋芋的含金量!始终牢牢占据云南人餐桌的一角!油焖鸡泼辣张扬,切成小块的鸡肉淹没在洋芋泥里;
舀一勺洋芋泥扣进米饭碗,浇两匙浓汤搅匀——饭粒瞬间裹得油亮,糊辣焦香追着每粒米跑,好吃!但是要小心鸡骨头!
丝瓜削皮留翠衣,切成长条炒得莹润发亮,清甜汁水汪在盘底。被辣懵时连汤带瓜舀两勺,舌头终于得救。
掺着蟹柳一起爆炒,带出一丝鲜味,我和朋友吃得吸溜吸溜,赞美着猛火灶的威力,即使知道做法,也是自己在家无法复刻鲜甜爽脆。
家常菜要做得好吃,首先食材就要新鲜,看着冰柜前新鲜的瓜花无法拒绝。预想之中的汤很清甜!
只是南瓜藤尖蜷着绒毛,花杆有些老了,花朵带着花蕊有点发苦,或许最好吃的瓜花还是得在春末夏初。
桌椅能晃,地板能滑,等菜能让人嗑空瓜子袋。但只要冰柜依旧新鲜水灵,后厨依旧猛火快炒,这份独属于凹糟馆的魔力,是云南人永远无法拒绝的餐桌美味。
秦发饭店 | 席子营
鲜宜洁·特色云南菜 | 小西门
海陆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