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的A股市场,再次上演了“冲高回落”的剧本。早盘,沪指在电力、宠物消费等板块的带动下一度冲高逼近3300点最大的配资公司,市场情绪看似被点燃;然而午后资金接力不足,指数逐级回落,最终沪指仅微涨0.03%,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58%和0.68%。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飘绿,成交额缩至1.14万亿元,投资者不禁发问:这种反复试盘却无果的走势,究竟释放了哪些信号?周五的市场又将如何演绎?
资金试盘:热点轮动中的“无疾而终”
早盘的亮点集中在两个方向:电力股与宠物经济。乐山电力、华银电力等电力企业因夏季用电高峰预期及政策对新能源电网的扶持,集体涨停。宠物消费板块则因“单身经济”和“老龄化”带来的需求增长,天元宠物、中宠股份等标的强势封板。然而,这些热点的持续性明显不足。午后,电力板块涨幅收窄,宠物概念股也未能带动市场情绪扩散,资金转而流向防御性更强的银行股,但四大行的拉升反而引发市场对“护盘”而非“进攻”的担忧。
这种试盘的失败,本质上反映了资金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政策预期(如政治局会议可能释放的稳增长信号)和低估值板块(如电力、红利资产)提供了短期避险逻辑;另一方面,科技成长板块受制于外部关税压力(美国计划4月下旬公布新关税政策)和内部业绩兑现的不确定性,难以形成合力。例如,半导体板块虽因国产替代逻辑被长期看好,但一季度部分企业盈利未达预期,导致资金在短期选择观望。
结构性分化:政策与市场的博弈
从资金结构看,市场的分化格局在近期愈发显著。“国家队”资金通过宽基ETF持续流入,4月7日至17日,股票型ETF净流入规模达1926亿元,其中沪深300、上证50等大盘蓝筹指数占比超70%,直接推动银行、地产等低估值板块走强。这种“稳市资金”的托底作用,使得上证50指数在4月21日前的10个交易日反弹5.4%,但同时也加剧了市场对“赚指数不赚钱”的担忧。
相比之下,科技成长板块则陷入“估值修复”与“业绩真空”的拉锯战。以科创50为例,尽管近10日反弹10.31%,但年内仍下跌9.21%,且绝对市盈率高达98.52倍,远高于沪深300的12.24倍。华金证券指出,科技板块的调整已持续约30个交易日,情绪指标接近历史中位水平,但产业催化(如人工智能、6G政策)和盈利改善信号仍需等待。这种分化导致市场难以形成主线,资金只能在电力、医药、消费电子等板块间快速轮动。
外部风险:关税阴影与美元波动最大的配资公司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压制市场风险偏好。4月下旬,美国计划公布的新关税政策剑指中国机电、轻工等出口领域,而中国已加征反制关税,贸易摩擦升温的预期令外资对A股态度谨慎。尽管方正证券等机构强调A股估值优势(沪深300市盈率12.4倍,显著低于美股标普500的24.5倍),但北向资金近期呈现“进少出多”态势,4月24日沪股通净流入10.68亿元,深股通仅4.26亿元,整体力度有限。
另一重压力来自美元走势。德银近期预警“美元长期熊市开启”,但短期内美元指数反弹仍对黄金、大宗商品及新兴市场资产形成压制。4月24日,黄金概念股因美元反弹和关税消息的过度解读出现回调,老铺黄金等标的盘中跌幅超5%。
周五走势推演:政策窗口与资金选择的临界点
面对4月24日的冲高回落,周五的市场走向可能取决于以下三重因素:
1. 政策预期的落地:4月下旬的政治局会议若释放超预期宽松信号(如降准、财政加码),则基建、消费等稳增长板块可能接力电力股,成为新主线;若政策力度平淡,市场或延续震荡。
2. 科技板块的修复动能:半导体、AI算力等板块若出现业绩超预期的个股(如寒武纪-U、中际旭创),可能带动资金回流成长股;反之,若关税利空发酵,科技股或继续承压。
3. 增量资金的入场意愿:近期“国家队”通过ETF的买入虽稳定了指数,但市场真正转强需要公募基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配置。根据证监会新政,2025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需每年增长10%,若此政策能快速落实,红利资产(如银行、能源)和超跌成长股(如医药、消费电子)或迎来共振。
操作策略:防御中寻找反击机会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需采取“攻守兼备”的策略:
- 防御端:高股息红利资产(如银行、公用事业)和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PB分位低于10%)可作为底仓,对冲市场波动。
- 进攻端:关注政策催化明确的领域,如5G基建、机器人(上海开普勒机器人完成Pre-A轮融资)、以及业绩确定性高的消费电子龙头。
- 风险规避:远离市值低于3亿元、业绩存疑的微盘股,以及出口依赖度高且无国产替代逻辑的个股。
在不确定性中等待确定性
A股的冲高回落,本质上是市场在政策、业绩、外部风险三者间寻找平衡的过程。周五的走势或许仍难脱离震荡格局,但中长期看,低估值、高分红、强创新的“三重优势”仍在积累力量。正如方正证券所言最大的配资公司,A股的独立性行情已从“韧性显现”迈向“趋势确立”,而真正的突破或许只差一个明确的信号——无论是政策的超预期,还是科技产业的实质性突破。
海陆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